(资料图)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至今还记得,他在东北人民大学(现吉林大学)物理系上学时经历过的考试,不仅在高校考试历史上绝无仅有,更是令同学们“胆战心惊”。
那是上世纪50年代,正值物理系建系之初,所有课程考试都分为笔试和口试。笔试部分不限时,许多学生一坐就是一整天,三餐都要人送进考场;口试部分,学生抽到题签后只有半小时准备时间,必须在几位考官面前讲清楚解题思路,把公式推导过程全部写到黑板上,最后老师当场亮分。
陈佳洱是笔试时少数能提前交卷的学生,所以他得去食堂帮其他同学打饭、送饭。
这种独特的考试模式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、吉林大学物理系创始人之一的吴式枢发明的。吴式枢的考试严格之极,但他讲课却如行云流水,学生们对他又怕又爱。多年后,学生们仍深深记得,那位个子不高的吴先生,经常戴个礼帽、打着领带,温文尔雅,风度翩翩,“讲课内容深刻、条理清晰,而逻辑之缜密,真如水银泻地,无懈可击”。
今年5月27日是吴式枢的百岁诞辰日。他曾在85岁高龄时还亲自带学生,86岁重病去世前,还在病房里惦记着未读完的文献。他的一位学生曾这样评价导师:“像吴先生这样,将学术和生活——应该说和生命联结起来的人,少之又少。”